制造業不行,金融業也不行,剩下唯一可以指望的,無非是貿易而已。廣州算是南中國的貿易中心,進出口集散地,每年的廣交會都被視為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風向標。05年到2010年,廣州商品進出口總值從535億美元上升到1037億美元,升幅94%。可惜此後就陷入瞭增長停滯。2011年1161億美元,2017年1432億美元,6年隻增長瞭23%。當然這也和全國的外貿環境不好有關,世界需求不振,單靠貿易維持增長已經是不可延續的瞭。

廣州重拾實業精神,產業興邦的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倒是在人才這一塊,可以下一番功夫。隨著京滬嚴控人口規模,開始出現實質性下降以後,以天津西安為標志的二線城市開始瞭一輪又一輪搶人高潮。

1

2000年,剛剛進入新世紀的廣州卻已經在全國第三城的位置上坐瞭10年。1978-2000年,廣州以54倍的增幅僅次於從零起步的深圳位列全國主要城市第二名,而同期全國平均增幅隻四路行車紀錄器推薦有24倍。

於是乎,支撐南中國產業中心的實業精神被摒棄,從“1+2+3”城市結構,到國際金融城等9個新城的規劃建設,一副大幹快上的模樣。但是產業新城建設需要仔細論證可能進駐的企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各級財政市政相匹配的計劃。可廣州的現實情況,卻往往是規劃一出,房價先漲。樓蓋完瞭,產業還沒影。

2012年啟動的增城教育城項目,要把職業教育技能培訓集約化規模化。結果白白的投入瞭巨額財政資金,把交通路網都修好瞭,然後就沒瞭下文。

同時,建立在商貿之上的廣州輕重工業體系已經成型,湧現瞭廣電、廣紙、廣船、廣鋼等赫赫有名的企業,引進瞭寶潔、兩田、LG電視等世界一流的企業。以輕工、日化洗滌、白電和汽車為主體,構建瞭廣州工業。此時,二產占比44%的廣州,既有產業支撐,又有良好的商貿環境即將搭上中國入市的東風的廣州,是多麼不可一世,意氣風發。

網絡信息行業早已聚集在京滬深杭,廣州底子太薄。國產汽車算是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已經宣告失敗瞭,新能源汽車目前還隻是搞補貼玩概念。至於石化行業,確實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一個精細化生產就有無窮的想象空間,但是不是廣州這種欠缺重工業基礎的城市能玩得來的,也有待時間考證。

而在瞭解瞭廣州經濟的產業萎縮以及孱弱的金融地位之後,我們回過頭來,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廣州的城市地位總是會遭遇巨大的質疑,為什麼總是會有言論聲稱廣州已經被開除出一線城市,以及更重要的:為什麼廣州的房價,無法與北上深相提並論。

任何一個城市的經營,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產業鏈條,並由此樹立起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吸引到更多的人,帶來更多財富的流動。即產業-人-財的循環發展。然而廣州時至今日,竟然已經到瞭沒有產業鏈可言的地步!廣州的本土電子產業隨著廣電集團的萎縮而逐漸消亡;造紙行業跟著廣州紙業集團一起消失;汽車行業完全由日資把控,兩田還在向本土回收產能。廣汽的自有汽車品牌一塌糊塗,也沒有發展出任何一傢值得一提的上下遊的汽配或者銷售企業;服裝鞋帽早已經退出瞭廣州的歷史舞臺;日化行業基本上是寶潔一傢獨大,業務量也在日益廣州立白隻能在洗衣粉這種白熱化的細分市場喝喝湯。在互聯網領域,強者通吃越來越明顯,廣州網易YY唯品會的規模加起來,拍馬都比不上騰訊。就這樣的產業現狀,廣州一線城市中如何立足?想想北京滿大街的央企總部,上海滿大街的金融企業總部,深圳擺出中國矽谷的架勢都能數出諸如招商平安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大疆等等一大批的企業總部。唯獨廣州,在所有的產業領域都沒有優勢地位,也沒有任何核心競爭力可言。

要知道電商企業乃至所有的互聯網企業目前基本上都處於燒錢階段,除瞭寡頭騰訊和阿裡,都是虧錢大戶,全都是輕資產運營狀態,根本不可能持有重資產。指望電商企業花大錢建高樓,就算企業自己願意,投資人債主也會把項目堅決否決掉。



金融迷夢,地產先行

千年商都,一口通商

在數據上,2017年廣州二產占比,已經從2000年的44%逐年堅定的下滑到28%。這個數據,隻比北京的19%高,遠低於上海的31%,更不要說甚至還可以算作工業城市的深圳的41%。對比香港的產業空心化後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廣州僅僅一個商貿中心的地位真的能撐得起產業經濟如此低迷的後果嗎?在日化行業已經被江浙趕超後,除瞭汽車還有一點老本,廣州在產業資金撤出的背景下已經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實業瞭。

千年的貿易培養瞭廣州慧眼識人,包容務實的城市性格。百年的產業發展培育瞭完整的工業鏈條與南中國的實業精神。這樣的城市在改革開放以後迸發出瞭炫目的光彩,南國神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013年啟動的天河金融城成瞭一個坑殺金融機構的大陷阱,一個機場限高就使得建設反復停工。即使規劃最終落實,全部建成,天量寫字樓的空置率也會使得珠江新城還沒完全填滿的廣州難掩尷尬。

用心培植產業,真心擁抱人才,才能創造城市價值,引領城市未來。千年商都廣州,能否避免產業空心化經濟失速的命運,在五色羊的指引下走出迷途,我們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3

產業空心,貿易低迷

作繭自縛,對產業判斷失當,沒有建立起任何科學合理的項目評審機制,隨心所欲的啟動重大項目,廣州產業新城的失當,在這些項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舉例來說:

廣州市,在先秦時期,就以海上商貿為特色,水城歷史悠久於威尼斯。隋唐時期廣州對外貿易發展到一個頂峰,外國人數量達到全城人口的30%以上,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核心。此後,廣州歷經千年變遷,縱使在閉關鎖國的明清,依然保留著“一口通商”,“廣州十三行”的榮光,成為世界上碩果僅存的綿延千年的貿易港口都市。

此時,廣州中國商貿中心的位置已經形成,1121億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次於京滬排名全國第三,223億美金的進出口總額排名全國第四,一年兩次的廣交會成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

在今時今日來說,各種關鍵產業都已經被各大城市搶走,全國范圍內的傳統產業佈局早已定型,廣州想要從頭開始,發展出什麼核心產業,隻能痛定思痛,著眼於代表未來的產業方向與現有產業的深耕細作。現在廣州的產業發展規劃裡,將網絡信息、汽車和石化作為產業發展支柱,算是在往這個思路走,但是難度依然不小。

其實深圳醒悟的更早,“來瞭就是深圳人”笑臉迎人,基本沒設置落戶障礙,甚至最近又出臺政策五折賣人才房。這才使得2000-2017年,深圳從700萬常住人口暴漲78.8%至1252萬,傲視群雄。而廣州因為相對嚴格的戶籍政策等因素,同期從994萬常住人口增至1449萬,增長45.7%,也是很好的數字,但還不夠。

南國神鳥,一鳴驚人

2

沒有真正的產業,就沒法切實沉淀資金。雖然廣州金融業占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6.2%,上升到2017年的9.3%。但是事實上,廣州吸納資金的能力一直很弱,不具備成為真正金融中心的基礎。2000年到2017年,廣州各項存款餘額從0.62萬億增加到5.14萬億,增幅731%;然而同期全國的存款餘額規模則是從12.4萬億增加到169.3萬億,增幅1267%。廣州竟然在21世紀開頭的17年裡,遠遠的跑輸瞭全國平均數,恨不得就是一個被吸血的城市。

同期北京從0.97萬億增加到14.41萬億,增幅1385%;上海從0.69萬億增加到11.25萬億,增幅1524%;深圳就更可怕瞭,從0.32萬億增加到6.97萬億,增幅2098%。比較起來,廣州的金融地位孱弱得簡直不像話,而深圳強的可怕。同為華南雙子星,這樣強烈的對比不由讓人產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除瞭廣州,其他三個一線城市都吸引到瞭遠高於全國平均增速的財富,分享瞭金融財富的盛宴。



4

2018年第一季度各城市GDP陸續公佈,廣州錄得4954億的成績,不僅被深圳的5209億拉開瞭距離,更是被在自己身後跟跑30年,尚在消化GDP造假影響的天津反超。更糟糕的是,第一季度廣州261億的GDP增量在全國隻能排到第14位,名義GDP5.58%的增速更是在全國前三十的城市裡僅次於石傢莊位列倒數第二。甚囂塵上的廣州退出一線城市的論調愈演愈烈,庇佑一方的五色羊似乎在“千年商都”的繁華裡慢慢迷途瞭。

在這樣整個城市對金融的追求以及產業新城的失當規劃下,廣州的制造業不可避免的走向瞭漫漫下坡路。

20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廣州依然在高速發展。雖然比不上依托政策優勢的內陸中心城市,但是依然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名義GDP增速,以3.45倍增速與全國平均增速持平。零售總額,進出口,固定資產投資依然保持著每年的高速增長。同時,廣州前後二十年耗費全城之力建立起來的珠江新城,給瞭廣州以信心。尤其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世界需求趨於飽和,廣州進出口增速開始下滑。於是,從貿易中心轉變為南中國的金融中心,成為廣州的夢想與追求。

上圖是全國金融中心上海與廣州這十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情況比較,廣州工業投資占總固定資產投資的比值,從2007年之後就持續下降,從21.1%一路下降到今年的12.4%,中間連個停頓轉折都沒有。與此同時,廣州陷入瞭完全的地產依賴,地產開發投資占比持續提升,到2017年已經上升到45.6%的史上最高值。

而相對應的,即便是上海在中國的金融地位,工業投資的表現也比廣州強。上海2007年的工業投資占比19.9%,此後上海實業投資幾經反復,到2016年工業投資占比下降到12.3%的最低值。但是此後上海也怕走上產業空心化的道路,工業投資占比有瞭一些回升,2017的比值反彈為14.2%,且在2018年持續回升中。雖然依然遠遠比不上同期地產開發53.2%的比值,但好歹也是在比值回升之中,不至於像廣州這樣,拋棄實業拋棄得幹凈利落,不帶走一片雲彩。

到今時今日,我們回頭來看,就會驚訝的發現,廣州已經數不出一傢本土的知名工業品牌企業瞭。原本名聲顯赫的廣電、廣紙、廣船、廣鋼,現在已經默默無聞,偶爾在新聞中出現,也就是一些舊廠區拆遷拍賣的新聞。廣州本土工業企業剩下來的,就是隻有本地人才喝的珠江啤酒,以及賣涼茶的廣藥。就連寶潔,都將產能大規模外遷。

讓我們梳理一下廣州一路走來的歷程,探討一下廣州失速的緣由。

原標題:廣州迷途



5

房價徘徊,進退維谷

在貿易蓬勃發展的同時,洋務運動之後,在“實業救國”的口號號召下,廣州也建立起以紡織,日用品為主的輕工業,建國後又逐步完善瞭重工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

廣州迷途

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城市,實在是缺乏城市炒作的題材。因此也就無法吸引炒樓黨的註意,無法刺激炒樓黨的熱情。這就是廣州房價遠低貨車行車記錄器於北上深的原因。現在廣州中心城區越秀天河的二手房均價也就是6萬,深圳中心城區福田南山的二手房已經逼近10萬,至於上海內環之內,北京三環之內,十萬以下的二手房已經基本上找不到瞭。目前北上深廣的房價基本上是:相同的區位,深圳比廣州貴50%,北京上海比廣州貴一倍。

就廣州這樣的4G影像回傳車機-畫面顯示房價水平,要說有多大的泡沫,那也談不上。尤其在這兩年天量棚改,貨幣化安置使得三四線城市房價也雞飛狗跳的今天。廣州好歹也是一線城市,經濟總量擺在這裡,下跌空間也是沒多少。但是,要指望廣州房價有所表現,直追深圳,就廣州目前這種毫無核心產業的現狀,也根本不可能。



6

產業興邦,人才難求

整個廣州,根本就沒人知道怎麼把這種革命性的項目落到實處。項目啟動之前大傢根本就不知道這種高端職業培訓需要進行什麼樣的資源儲備。啟動之後發現碰壁,立刻就發覺自己要與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體制正面碰撞,沒有準備後手解決方案,於是立刻退回原點。

2010年啟動的蘿崗知識城,打著智慧城市的招牌,跟新加坡合作,這算是走在瞭科技產業的最前端,然而最後變成瞭一個低端房地產項目。

作者:薑鐵蕭齊

最匪夷所思的就是琶洲的“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集聚區”。建設初衷竟然是高價賣寫字樓給電商企業,然後廣州高興得要命,聲稱這可是廣州產業發展上的重大突破,竟然能從電商企業手裡掙到賣地錢,這在全中國都是絕無僅有,說明瞭電商企業對廣州的重視。結果電商企業們也不是吃素的,一轉身就紛紛把地賣給瞭地產開發企業,多少還掙瞭點溢價,同樣爽的不行。

廣州若也能在這波搶人大戰中發揮廣府人兼容並蓄的品性,切實出臺放松戶籍、有力的財政扶持,房產補貼等人才激勵等政策,切實對人才吸引有所作為的話,則暫時遇到的困難,在城市漫長的競爭與發展中,都將是過眼雲煙。



1978年,改革開放元年,廣州以43億的GDP排在滬京津渝春哈沈之後,名列全國第八(你沒看錯,長春哈爾濱沈陽分列5-7,城市發展40年的翻天覆地,恐怖如斯)。此時的上海,以272億6倍於廣州傲視群雄;天津,也以82億兩倍於廣州的數據遙遙領先。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
arrow
arrow

    cetheausqaa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